推廣應用“數控一代” 泉州制造邁向泉州智造 |
發布日期: 2014-11-20 瀏覽次數: 11815 新聞編輯: |
培新機械公司調試成人紙尿褲生產線 今年7月,中國工程院決定把泉州市作為“中國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樣板和實踐范例。為何是泉州? 有人說,機緣或許始于泉州組織實施“數控一代”示范工程。 應用“數控一代”產品,對制造大市泉州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3年,全市生產總值5218億元,經濟總量連續15年居福建省首位,占福建省的1/4強;工業總產值超萬億元。從產業來看,產業集群效應已現——石化、紡織服裝、鞋業產值超千億元,裝備制造、建筑建材、食品飲料業產值超500億元。顯然,提高機械數控化水平,實踐“數控一代”,泉州有先天基礎優勢,也是“泉州制造”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 率先向“數控一代”邁進,努力打造高效、綠色、智能、集成的“泉州智造”,泉州已經全面發力。 政策引導,堅定企業信心。繼福建省政府出臺《關于支持泉州加快推進“數控一代”促進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后,泉州市政府先后研究出臺《泉州市加快機械裝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4—2018)》、《關于加快推進“數控一代”促進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從財政專項資金、財稅、人才等多維角度,推進“數控一代”示范應用,致力打造我國重要的機械裝備制造基地,力爭2018年全市機械裝備產業總產值超2000億元,對工業經濟的支撐作用顯著增強。 攜手科研院校、機構,搭建科技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進行自動化方案設計、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開發自動化裝備,泉州探索出一個政產學研合作的新模式。此外,市政府與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獲得100億元融資支持“數控一代”產業升級項目。 典型示范,帶動百舸爭流。紡織鞋服裝備領域,涌現出黑金剛、信泰、溢泰、南星等一批機械制造骨干企業;建材裝備領域,正冠、巨輪、盛達等一批企業成為佼佼者;嘉泰、群峰、偉峰、微柏等企業則代表機床及機器人產業領域非凡成就。56個前景較好、帶動性強的項目,入選市“數控一代”機械產品示范企業示范項目,將在推動項目實施、市場推廣、政策扶持等方面得到大力支持。 經過半年緊張籌建,5個“數控一代”示范企業建成的“機器換工”示范項目已經投產——依托黑金剛公司,特步集團建立制鞋智能化生產過程;依托瑜鼎公司,中宇建材集團建立機器人水暖拋磨柔性生產線;美加美餐具公司的餐具自動化生產線上有了力達妙手機器人;飛藝織造有限公司用上南星機械公司生產的100臺新型帶有鞋面編織功能的智能化橫機;鯉東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把微柏公司生產的工業機器人用在沖壓、焊接和噴涂等高危工作環節。 在經貿部門等先后組織的四場現場推介會上,一家家示范企業拿出拳頭精品,點亮了前來參觀的企業人士的一雙雙眼睛:原來,我們泉州也能拿出自己的“數控一代”產品!就在18日由市經貿委組織的“數控一代”產品應用現場觀摩會上,鯉東汽配公司董事長蔡榮泰發問:數控一代產品是否也能像當年家電行業一樣,讓民族品牌在與國際品牌的PK中獲勝呢?他說,政府從財力各方面大力扶持推廣應用本土“數控一代”產品,降低應用企業成本,又能拓寬研發企業市場空間,需要各方齊心協力,著眼于長遠,“泉州制造”必將成為領先的“泉州智造”。 市政府牽頭設立近5億元“數控一代”企業創業引導基金 單家企業最高補助千萬元 ![]() 近日,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數控一代”促進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市級財政出資5000萬元以上,并吸引民間資本共同發起設立規模達3億元—5億元的泉州“數控一代”企業創業引導基金,推進泉州“數控一代”企業快速成長。到2016年年底,泉州的裝備數控化率達到70%以上,重點應用領域生產效率提高20%以上?!兑庖姟纷?015年1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16年12月31日。 市縣兩級 每年4000萬元扶持 《意見》提出,從2014年至2016年,每年除省級籌措3000萬元外,泉州市縣兩級按3∶7比例配套資金4000萬元,重點支持國產數控系統開發,工業機器人伺服電機、減速器、控制器等關鍵零部件共性關鍵技術開發及系統集成,自動化控制和智能裝備、關鍵智能基礎件、重大智能成套裝備開發,技術成果產業化及轉移轉化,行業示范應用以及創新與服務體系建設。 今后,我市將著力引進境內外重點高校、科研院所、數控技術服務機構前來落地服務。對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二期)泉州市“數控一代”科技創新中心運營管理給予經費支持,對進駐科技創新中心的各類技術服務平臺按照其規模、層次、服務能力、輻射范圍等,在建設階段先給予一定補助,最高不超過200萬元。對建成運營的平臺,根據平臺開展的研發活動、成果轉化及其他科技公共服務,按照科技計劃項目管理方式給予資金補助。 此外,對中科院等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在我市設立研發中心或分中心,視同引進的省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按照《福建省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引進和建設資助辦法(暫行)》,除省級給予每所安排500萬元的補助資金外,市、縣兩級共給予不低于250萬元配套補助。 ![]() 采用本土“數控一代”產品 最高補助500萬元 對“數控一代”產品而言,研發投入數額大、周期長,成為諸多企業難以逾越的門檻。 提前介入,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成為《意見》的一大亮點。根據《意見》,列入泉州“數控一代”示范的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符合稅法規定條件的研發費用計入當期損益未形成無形資產的,允許再按當年研發費用實際發生額的50%,直接抵扣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研發費用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該無形資產成本的150%在稅前攤銷,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攤銷年限不得低于10年。受益財政按企業實際加計扣除的所得稅額予以同量資金獎勵。 借助外腦進行研發,同樣可以得到補助?!兑庖姟分赋?,支持我市企業與國內外重點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數控技術研發合作、技術轉移與成果轉化。對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以及紡織鞋業、建材機械、食品業等“數控一代”重點領域關鍵共性技術、系統、裝備研發與成果轉化項目,按項目總投入的一定比例給予資助,資助金額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此外,對本地企業采用列入泉州“數控一代”示范項目產品的,購買數量為10臺(套)以內的,每臺(套)按采購發票總價(不含稅)的20%予以補貼;購買數量為11—50臺(套)的,每臺(套)按采購發票總價(不含稅)的15%予以補貼,單個企業最高補助不超過300萬元。購買數量為51—100臺(套)的視同省級技術改造重點項目,除省級對每臺(套)按采購發票總價(不含稅)的5%予以補助外,市、縣兩級再給予共5%的補助,單個企業最高補助不超過500萬元。 ![]() 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 最高補助500萬元 支持企業開拓市場。鼓勵企業研發首臺(套)“數控一代”重大技術裝備,對經省認定為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數控技術產品,省級對屬于國內首臺(套)的按不超過銷售價格的60%、屬于省內首臺(套)的按不超過銷售價格的30%進行補助,最高補助金額不超過500萬元。對在原理、結構、性能等方面有較大創新的首臺(套)數控裝備,經認定,按其開發費用的30%給予企業一次性補助,最高補助金額不超過100萬元。 對租賃公司出租泉州市企業制造的數控裝備、工業機器人整機(未享受政府補貼)的,按不高于租賃費的20%給予補貼,最高補助額不超過3萬元/臺。銷售給本地企業的“數控一代”示范項目產品,按不高于銷售發票總價(不含稅)的10%安排應用推廣補助資金,用于生產企業的產品推廣應用,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支持培育龍頭骨干企業發展。對年營業收入首次超過1億元、5億元、10億元的數控企業,以企業上年度為基數,分別按其“三稅”(主要指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地方級新增部分的20%、25%、30%予以獎勵。對上年度納稅總額在500萬元以上、當年度“三稅”比上年增幅達到30%或以上的數控企業,其新增“三稅”30%以上部分,按其地方級“三稅”新增部分的30%予以獎勵。獎勵資金主要用于企業研發投入、技術升級。 市財政出資5000萬元 撬動十倍創業基金 金融輸血“數控一代”。市級財政出資5000萬元以上,并吸引民間資本2億—4億元,共同發起設立規模達3億—5億元的泉州“數控一代”企業創業引導基金,推進泉州“數控一代”企業快速成長。支持“數控一代”企業到資本市場上市或掛牌融資。對首次成功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和海峽股權泉州交易中心交易板掛牌的企業,在享受市政府出臺的扶持企業上市和場外市場掛牌獎勵政策的基礎上,市政府再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20萬元的資金獎勵。 人才支撐將進一步強化。實施“創新團隊+創新項目”引進計劃,以“人才+項目”的形式,引進擁有“數控一代”核心技術、產業帶動力強的創新項目和創新團隊,引進的人才優先推薦列入省、市高端人才引進資助計劃,引進的項目優先推薦列入省、市科技創新項目予以資助,并對重大科研項目給予“一事一議”的特別支持。市、縣兩級財政對引進的“創新團隊+創新項目”在小額擔保貸款貼息、配套經費等方面給予支持。 支持數控技術研發人才引進和培養,對我市數控領域中具有較強創新能力、業績突出的科技人才,入選國家、省、市級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的,分別給予一定資金補助。組織開展“數控技術專家團隊進企業”活動,建設數控技術培訓服務網點,面向企業開展數控技術、數控核心技術研發、數控技術管理人才和數控產品應用等培訓,對專家服務及培訓經費給予一定資金補助。支持企業與大中專院校聯合辦班、合作辦實訓基地,建立各類產業基地培訓中心,各級財政通過購買服務、培訓項目資助等方式給予扶持。 “扶持政策多層面,注重全方位的引導,營造氛圍?!睋薪涃Q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同一企業同一年度獎勵、補助資金總額最高可達1000萬元。對符合獎勵條件的,原則上每季度兌現一批資金。 實施四年行動計劃 我市打造國家重要機械裝備制造基地 ![]()
群峰機械演示環衛生產設備
今年7月,市政府制定《泉州市加快機械裝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4—2018)》,提出推動機械裝備由“泉州制造”向“泉州智造”、“泉州服務”轉型,致力打造我國重要的機械裝備制造基地,力爭2018年全市機械裝備產業總產值超2000億元,對工業經濟的支撐作用顯著增強。力爭2018年產值超2000億元 市經貿委副主任王洪海介紹,機械裝備業行動計劃是近年來我市第一次出臺專門針對一個產業的扶持措施,目的就是要在重點產業領域率先突破,快速抓出成效。 據介紹,“行動計劃”提出以下總體目標:力爭到2018年,全市機械裝備產業總產值超2000億元;全市機械裝備行業新增國家級技術中心1家、省級技術中心8家、市級技術中心15家;規模以上機械裝備制造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超過2%;基本形成以環泉州灣高端裝備集中區為龍頭,東部臨海海工裝備集中區、南部產業裝備集中區、北部石化裝備集中區為支撐,西部特色裝備集中區為腹地,機械裝備產業載體的綜合配套更加完善,分工明確、布局科學、特色突出、協調統籌的新格局;基本建成以龍頭骨干企業為核心、大中小企業緊密配合的分工協作體系,培育年銷售收入超30億元的企業5家,超10億元的企業20家,超5億元的企業60家,形成一批“專、精、特”的配套企業。 完善七個產業鏈條 “圍繞加強薄弱環節、補齊發展‘短板’,重點發展一批特色突出、優勢明顯的行業、產品,完善我市機械裝備產業各個鏈條?!笔薪涃Q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重點發展的產業鏈有通用裝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金屬制品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及智控設備制造業等七個方面。 加快產業園區載體建設 接下來,我市將加強省級裝備制造業重點基地建設。高起點推進南安的濱江基地、成功開發區、雪峰開發區、榕橋鑄鍛中心等工業園區的改造提升,力促晉江金井園和安內園盡早投入使用。參照省級獎勵措施,對榮獲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和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的,市、縣兩級分別給予一定資金獎勵。 此外,在推進中心市區工業園區功能置換的同時,建設一批機械裝備專業園區。加快推進泉州臺商投資區高端裝備園、泉州開發區官橋園區、洛江區五金機電產業園和河市西片區機械產業園、泉港區普安工業區和通港路工業走廊、石獅市高新區數字五金產業園和惠安縣惠東、綠谷、靈山基地等工業園區,以及安溪縣茶機具產業基地、永春縣輕工機械園等工業園區的開發建設,支持德化縣建設機械裝備產業園區,盡快啟動海工裝備園區規劃建設。 培育壯大龍頭企業 龍頭示范帶動作用大,我市將加大機械裝備制造產業龍頭企業扶持力度。遴選一批優勢明顯、發展強勁的龍頭企業(產值超2億元或對相關行業發展有較大影響力的企業)作為重點扶持對象,在政策扶持、要素保障等方面給予傾斜。對年營業收入首次超過10億元、30億元的企業,以企業上年度為基數,分別按其地方級 “三稅”(主要指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新增部分的20%、25%獎勵企業。 同時,加大機械裝備產業鏈高端環節和關鍵缺失環節招商引資力度,加強機械裝備產業協作配套之外,還將推動機械裝備企業創新轉型,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支持企業科技創新、支持企業向服務型制造轉變、支持企業營銷創新。 拋光機器人封閉式作業 衛浴車間無噪音無粉塵 從事拋光加工五年,中宇建材集團的李海茸越來越輕松。這名熟練工,如今只需操作自動拋光設備電控箱上的四個按鈕,一個個水龍頭工件就完成拋光程序。引進轉盤式機器人自動拋光設備后,去除水龍頭工件的毛刺和拋光工件表面的工作變得更加便捷,他也告別了噪音和粉塵的污染。 拋光設備自動化,中宇集團早些年就已經啟動,從意大利、德國、日本等國家進口機器,讓企業嘗到機器取代人的甜頭?!俺藘r格高昂,對我們操作一線來說,后期維護也不方便。”對“洋機器”,中宇建材集團總裁辦副主任許文寬覺得有些美中不足。 最近,由近鄰的福建瑜鼎機械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5套轉盤式機器人自動拋光設備,在中宇的拋光車間“上崗”,讓李海茸對拋光設備有了新感覺?!澳莻€夾住水龍頭工件的叫終端執行器,就像手一樣,經過改進,比進口的旋轉角度更大,更適合我們這種衛浴水龍頭加工?!痹谒磥?,雖然拋光設備的一些核心部件還要靠進口,但本土廠家可以結合客戶個性化需求,對關鍵零部件進行改良,讓設備更顯智能化。 與安裝在一步之遙的進口設備相比較,記者發現瑜鼎機械有限公司提供的成套設備,廂式結構不僅更美觀,還具有更好的隔音、防塵效果。 在廂式結構內,四部帶有砂帶的磨削接觸輪圍繞著一臺拋光機“站”成半圓形,技術工人隔著玻璃在外面就可以洞察廂內正在進行的加工程序:拋光機的終端器猶如一個有力的大手,從貨品廂內取出并夾住水龍頭粗件,四臺磨削接觸輪輪流上陣,從不同角度為粗件拋光,短短兩分鐘內一件锃亮的水龍頭便重新放回貨品廂內。期間,拋光機還有一兩次自動位置補償,以補償拋光輪磨損帶來的位置誤差。“在磨削加工過程中,機器人可控制砂帶機轉速,自動調整砂帶的張緊力,自動選擇可用接觸輪,這種多接觸輪的獨特設計既增加了可用磨削接觸輪的個數,同時降低了砂帶機的制造成本?!崩詈H紫蛴浾咴敿氈v解拋光機操作過程和流程優化:每批貨加工前,通過操作電腦輸入編程,設置各種參數之后,一個人可以同時看好幾臺機器,大大提高拋光精度,節省了人力成本。 ![]()
“數控一代”產品
取送料機器人走馬上任餐具公司效率提三成 “最后一臺調試完成,可以投入使用?!苯涍^幾輪性能優化,林惠勇與幾名技術人員把5套密胺餐具取料機器人全部搞定。 這是晉江力達妙手機器人首次在美加美餐具股份有限公司“走馬上任”。 作為力達公司派出的項目調試負責人,林惠勇對取料機器人初次“上崗”的表現,可謂最有“發言權”。他告訴記者,跟人工取料相比,機器人加料更準確,不會造成浪費,也更加環保,效率至少提高30%。 據了解,原來餐具生產主要依靠人工進行稱量、放料、放彩紙、取料等流程,除了工作時間三班倒之外,工人還要一直站在設備邊上。這個特殊崗位,不僅溫度高,操作難度也大,危險系數較大,愿意上崗的工人并不多。而一臺與餐具機配套的取送料機器人,只需20秒,便可以完成取放料動作。以往餐具生產設備運作的時候,需要1名員工配合取送料,而這類設備都是24小時運作,實行“三班倒”的話,就需要3名員工,如今機器人完全可以取代那3名員工,幫助企業節省了人工成本。美加美公司相關人士算了一筆賬:3個人工,每人每月按4000元算,那么3個人每月就是12000元,一臺取料機器人也就十來萬元,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說起剛剛投入使用的取料機器人,力達妙手機器人公司相關負責人高強顯得頗為自信,他告訴記者,經過密胺餐具規模公司的試用和不斷調試,機器人12小時的工作效率達到450模,不僅速度提升了,產品合格率也大大提升了。 ![]()
野馬牌針織鞋面橫機試生產
智能化鞋面橫機一次編織成型生產效率是人工的5倍 采用傳統的鞋面生產工藝作業,人均每小時生產3雙鞋面,而一體鞋面機平均每小時的產量為15雙,這就是飛藝織造公司剛剛買進的野馬牌3D智能化針織鞋面橫機的“威力”。 這款由南安市南星工業機械有限公司投入批量生產的“數控一代”產品,顛覆傳統鞋面生產工藝,拋棄了傳統鞋面工藝的大量裁剪縫合工序,鞋面一次整體編織成型,同時可節約大量邊角廢料和勞動力。 安上四錠不同顏色的紗線,開啟機器,“噠噠噠”,不一會兒,一張張成型的彩色鞋面就源源不斷地“吐”出來,昨日記者親眼目睹了野馬牌3D智能化針織鞋面橫機的“魔力”。現場技術人員拿起一組鞋面,捏一捏,告訴記者:“你瞧,很輕便、透氣、舒適,可以根據要求個性定做,迎合目前時尚新穎的消費潮流?!?br /> 據南星公司相關負責人張明介紹,經過為時一年的研發,野馬牌鞋面橫機已完成定型并交付客戶使用,公司摸索出一套完整成熟的鞋面打版、編織、后整工藝,可為客戶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據介紹,這臺新設備實現多項技術創新,比如,成型設定支持鞋面特性工藝,直觀、快速地生成制版系統鞋面花樣;花樣解譯自動優化,可以自動分析機器參數,對花樣編織優化處理,縮短編織時間;通過擁有專利技術的升降式沉降片控制,能夠根據編織需要,精準控制沉降片工作的力度,良好輔助脫圈;而快速回轉技術的應用,輕便的6英寸機頭配合快速回轉功能,可以使效率提高10%以上。 “用戶使用我們的專用打版軟件設計鞋面花型,機器根據花型程序自動完成鞋面編織,自動化程度高,一人可同時操作10臺機器?!睆埫髡f,已經與泉州飛藝織造公司簽訂100臺訂單,預計今后可完成年產400臺以上的生產規模。這款設備價格僅為同類進口機器的三分之一,而跟國內同類型機器相比,野馬機具有運轉速度快、功能豐富、編織穩定的特點。 ![]() 機器人挑戰惡劣工作環境 汽配產品精確度更高 “你看她的右手小手指頭短了一截,就是此前不小心被機器壓壞了?!迸阃浾邊⒂^鯉東汽配公司車間的經理吳麗梅,指著一位正在忙碌的女工說,汽配制造企業的沖壓環節,工人要眼疾手快,否則一不留神手就會被機器夾進去。 不過,隨著機器人投入使用,這種擔心已經成為多余。在鯉東汽配公司精密汽車配件生產車間里,由12臺沖壓線機器人、2臺焊接線機器人、2臺噴漆線機器人組成的工業流水生產線已經適應生產流程。工作人員只需按動幾個開關,三條機器人生產線便能機械化轉動,精確作業,大大提高企業生產的安全性和生產效率,有效節省人力成本。 現場一名男性工作人員笑嘻嘻地說,原來一個工人上班八個小時,只能沖壓500個部件,用機器人,可以沖壓1200個,人還輕松多了。 以機器人取代人,好處不僅僅是效率提高了,還解決臟活累活難題。就拿焊接環節來比較,焊接的工作交給機器人,兩臺機械手臂流暢地對配件進行點焊作業?!霸谑覂群附硬粌H有輻射,還有焊霧粉塵污染,長時間工作對人體損害不小?!眳躯惷窂漠a品筐里隨手拿起一個部件說,采用機器人后,不僅效率大大提高,而且焊接質量都達到一樣的標準,不會出現人工誤差。特別是以往焊接大型配件時,需要幾個工人連續工作,勞動強度太大?!霸谏a車間的噴漆生產區域,甚至可以實現無人化自動操作?!眳躯惷方榻B,工人不用直接跟油漆打交道,因為高危環境和高強度工作,機器人都能勝任。 在鯉東汽配公司董事長蔡榮泰看來,生產環節大規模上馬機器人是大勢所趨,也是機遇所在。據了解,這家專門從事變速箱等汽車精密配件生產的企業,已經成為華晨寶馬、上海大眾、江鈴等知名汽車制造企業的供應商,面對客戶越來越嚴格的產品精度要求,蔡榮泰也意識到機器取代人勢在必行?!翱蛻魧ξ覀兊纳a環境要求越來越高,而機器人的精確度是人工無法比擬的。”蔡榮泰直言,市政府出臺政策大力推廣“數控一代”產品應用,在降低企業使用本土生產的“數控一代”產品成本壓力的同時,又拓展了“數控一代”制造企業的市場空間,或將引發一波機器取代人的浪潮。 引進自動化柔性制鞋生產線 人機PK大賽機器完勝 ![]() 一邊是人工放料、涂刷,然后放一旁晾干,一邊是電腦自動一條龍完成投料、噴涂、烘干,昨日記者在特步公司位于泉州開發區的制鞋車間內,目睹熟練女工傳統手工印線與數控一代自動印線機之間的一場PK。 成本 機器節省三分之一油墨 “自動印線機完成一雙面網,需要的油墨比人工操作可以節省三分之一?!爆F場技術人員介紹,綜合來看,人工印線過程中,制作網版需要木材,需要前期網沙人員,定期清洗網版還將造成水資源污染;而引進自動印線機,不需要木材,不需要清洗網版,以機器替代人,工作效率提升,機器感應偵測,精密度提升,機器取代人將給制鞋業帶來革命性變化。 這場“人機對決”,源自特步開發、引進了“數控一代”自動化柔性制鞋生產線項目。特步集團公共關系部經理黃旭釗告訴記者,該項目主要是與本地機械裝備制造企業黑金剛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接,購置該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市行業內首臺(套)柔性制鞋生產線自動化智能標記印線機。 據介紹,特步啟動該項目已有半年多,技術人員曾用一款舌面網(小面積)印線進行人工印線與機器印線對比測試,在完成100380雙舌面網印線任務過程中,一個工人操作2臺自動印線機,完成一雙面網只需3.9秒,所耗費的油墨費、人工費、電費三項總計2291元。而一名熟練女工完成一雙面網需要6.5秒,雖然所耗電費以零計算,但是所耗費的油墨費和人工費用卻高達2744元。 效率 機器比人工高出40% “印線機日產量高出手工印線產量每天3675雙,效率高出40%,印線機費用低于手工印線費用453元,費用低20%,自動印線機更省錢、省力。”測試負責人說,如果設備在功能和性能方面再加以改善、提升,大面積取代人工操作勢在必行。 “截至目前,公司已引進20臺自動印線機和一臺自動噴膠機。”黃旭釗介紹,將全面啟動自動印線機在小面積材片上印刷,預計經過三個月的試產以后,能夠滿足特步公司制造事業部一廠的印線需求,工藝技術穩定以及可滿足規范化生產后,全面復制到特步集團制造事業部其他各制鞋工廠。 |